福州新闻网 >> 福州房地产 >> 城乡建设
福州高新区“三量齐升”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
2025-03-31 07:38:05  来源:福州日报

福州高新区“三量齐升”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建设中的高新区物联网设备生产基地。记者 林双伟 摄

仲春时节,福州高新区各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。穿行于项目一线,建设工地塔吊林立,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,产业园区日新月异……眼下,高新区铆足干劲、瞄准目标,千方百计推动重大项目早开工、早投产、早见效,推动工作量、实物量、投资量“三量齐升”,全区上下齐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,坚持“不叫不到、随叫随到、说到做到、服务周到”,全力服务企业发展。

一线促项目 现场办实事

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。今年高新区启动“奋勇争先”行动,在大抓项目中,持续高标准推进民生工程建设,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带队,深入重点项目建设一线调研,现场办公解难题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步伐。

调研中,高新区党工委主要领导多次强调,教育、医疗项目是关乎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,要拿出昂扬奋进的姿态,在保证质量和安全前提下,紧盯既定时间节点,加快推进项目建设,争取早建成、早投用。各相关部门要强化要素保障,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,为群众营造更好、更优的生活环境。

传承优良作风,各级各部门工作人员纷纷下沉一线办实事,跨前一步促发展。

让建平初级中学新校区项目经理陈治国印象最深的,是“自己几乎一趟不用跑,政府工作人员却随叫随到”的服务。大到项目申报、人防验收,小到项目建设中的塔吊安拆告知,只需一条微信、一个电话,工作人员便立即上门帮跑、代办。如今项目即将竣工,将在今年投用。

在福州高新区综合医院(一期)项目现场,项目负责人陈佳煌看到,在相关领导一次次调研中,项目施工遇到的难点、堵点得到解决。目前,该项目各楼栋砌体工程已基本完成,新院建设计划于9月完成。医院建成后,将按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配备齐全的临床科室,年接诊能力预计可达1万例住院患者及30余万人次门诊量,将有效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。

审批分阶段 开工零等待

提升市民居住品质是近年来高新区住房保障的重点工作之一。在南屿镇流洲村智慧大道旁,18栋住宅楼群正拔地而起。作为重点民生工程,流洲安置房(A区)项目建设正开足马力,让1170户回迁居民距离新家园又近了一步。

流洲安置房(A区)项目地块临近福银高速,占地面积66.19亩,可安置回迁居民1170户。项目建设18栋住宅,配套1栋社区养老院,1所幼儿园,周边将规划公园绿地,1.5公里范围内有中小学。眼下,为抓好项目建设,项目部正倒排工期,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高效率推进。

“这是我经手的建设速度最快的项目!”该项目负责人刘清池说,项目去年拿地,预计10月就能完成主体竣工,目前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工作。

项目加速推进,得益于高新区推行的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机制。刘清池介绍,项目自报批以来,高新区城建局、资规局等部门主动靠前服务,仅在项目审批阶段就为企业节省了很多时间,让施工人员提前2个多月进场,实现开工零等待。

近年来,高新区通过优化营商环境、加速项目落地建设,允许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和需求,将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办理过程分为多个阶段进行。通过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,资规局、城建局等相关部门紧密配合,提高效率,减少项目方等待时间,最大限度方便了企业和群众,跑出项目审批加速度,同时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。

部门联动办 项目滚动跑

项目建设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“硬支撑”,也是扩投资、稳增长、促发展的主抓手。近日,市重点项目——高新区物联网设备生产基地持续刷新“进度条”,掀起项目建设热潮,预计5月竣工验收。

据介绍,项目建成后,将打造以智慧交通、数字经济板块作为核心突破的物联网设备研制和生产基地,推动地区经济发展,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。

眼看着野菜地即将变成高科技研发大楼,项目负责人兰枫感慨万分。他告诉记者,在项目报批早期,项目方想盘活闲置土地,但因土地性质调整、施工设计变更等原因,导致项目工程规划许可证审批流程较长,项目建设单位及业主焦急万分。

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。土地报批工作往往流程繁琐,涉及部门多,审批内容复杂,有的报批节点多达20余个,为提升项目报批工作效率,高新区资规局、城建局、行政审批科等多部门联动,将项目纳入任务清单,通过定期开展工作推进会、工作人员一线检查等方式,加快项目建设步伐。

“政府不仅为我们解了燃眉之急,提前一周完成审批手续,还在项目施工全过程都派专人指导检查,让我们更有干劲、有责任早日建好项目。”兰枫说。

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。走访高新区各部门,记者发现,在“奋勇争先”行动号召下,各部门不仅将项目推进任务清单化,还通过以上率下、部门联动等方式,推动项目滚动发展。

项目是增量之源、振兴之本,是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。今年,高新区已梳理建设提速项目293个,年计划投资约214.1亿元。放眼高新大地,项目落地、开工动土竞相上演,处处涌动着全力以赴搞建设、千方百计抓项目的滚滚热潮。(记者 林榕昇 通讯员 陈少君 汪炜娜)